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

1. 企业简介

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是经上海市批准,由复旦大学牵头,联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万达信息、绿地控股集团、上海临港集团、上海南翔医疗共同举办的独立法人新型研发机构,成立于2019年。研究院实施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著名人类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金力教授担任院长。研究院发起了国际领先的科技项目,承担了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的重要任务,集聚了一批产业化创新人才,在生物医学数据标准制定、数据管理云服务、创新成果产业化评估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重点攻关生物医学数据和表型组测量领域的卡脖子技术。

2. 科研环境

研究院位于上海复旦绿地双创中心,拥有办公和研发空间面积1000余m2,并可共享复旦大学张江校区人类表型组研究平台(全球首个人类表型组精密测量平台)4000余m2。作为新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快速建立了一支跨学科、跨领域的核心团队,涵盖生命科学、药学、物理学、信息安全、管理学等多学科。截止2020年底,全职员工29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55%,高级职称占21%。

此外,研究院制定了奖励制度、培训制度等软性支持措施,为博士后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软硬件条件支撑。

3. 科研成果

标准制定方面,承担上海市生物信息学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牵头/参与起草了《人源肺癌类器官建立培养的方法》、《智能中医装备脉象信息采集》、《信息安全技术-基因识别数据安全要求》等十余项国家、地方和团体标准。

 

数据管理云服务方面,已建立人类表型组高性能计算和云服务管理环境;正在建立生物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搭建基于数据、成果确权的跨平台科研云服务系统,面向全球科学界提供安全高效的数据存储、管理、交换和共享服务。

 

创新成果产业化方面,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优势,积极开展人类表型组领域科技成果的技术验证、市场验证、示范应用,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实践,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实现早期收获。

 

4. 科研团队

 力,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为人类复杂表型的遗传机制及计算生物学等。

 

丁国徽,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分子进化,基因组学和生物医学信息学。

 

石乐明,教授。研究方向为药物基因组学,组学质量控制研究。

 

 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肿瘤系统生物学,单细胞多组学应用等。

 

曹志伟,教授。研究方向为药物多成分协同作用,免疫识别规律等。

 

 杰,教授。研究方向为免疫表型组和肿瘤免疫治疗。

 

 川,高级工程师,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协会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国家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CISP)。研究方向为信息化、网络安全管理等。

 

5. 博士后招聘信息

招聘人数:3-8人

研究方向:

(1) 生物医学数据安全管理和可信共享机制研究和技术实现;

(2) 基于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医学人工智能研究;

(3) 真实世界数据在药械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4) 生物信息数据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研究;

(5) 计算生物学,多组学分析和数据集成;

(6) 患者和疾病标本的深度分子表型解析;  

(7) 人类表型组测量的标准化和认证认可研究。

(8) 免疫表型评估与肿瘤免疫治疗。

应聘条件:

   (1) 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2) 在相关领域公开发表2篇SCI检索论文或1篇SCI检索顶级期刊论文;

   (3)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学术态度严谨,身体健康。

岗位职责:

   (1) 按照应聘方向开展相关工作,独立或合作发表论文、论著;

   (2) 协助导师完成科研项目;

   (3) 完成工作站规定的考核指标。

6.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老师

联系电话:021-55958519-6019

联系邮箱:HR@ihup.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