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领先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致力于通过科技和创新推动全球现代服务业的数字化升级,携手合作伙伴为消费者和小微经营者提供普惠、绿色、可持续的服务,为世界带来微小而美好的改变。

支付宝平台是由数字支付、数字金融、数字生活服务构成的全方位服务平台,支付宝APP服务了超过10亿用户和超过8,000万商家,公司连接了超过2000家金融机构合作伙伴,为全球最大的生活服务、商业类APP。主要产品和服务有:数字支付和数字生活、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保险科技平台。

公司构建了以“BASIC”为底盘的科技能力,其中B代表区块链(Blockchain)、A代表人工智能(AI)、S代表安全与风控(Security & Risk management)、I代表物联网(IoT)、C代表计算(Computing)。(1)B-区块链:蚂蚁链是公司代表性的科技品牌,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时代的信任新基建。自2017年起,蚂蚁链已连续4年专利申请及授予数蝉联全球第一,技术上已经支持10亿账户规模,同时能够支持每日10亿的交易量,实现每秒10万笔跨链信息处理能力。(2)A-人工智能:网商银行首创了小微企业贷款的“310”模式、“大山雀”卫星遥感技术。这类技术可以有效缓解无抵押、无信用记录、无财务报表的电商小微、偏远农户融资难题。(3)S-安全风控:支付宝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工作,通过近百个模型和数千条规则,确保7x24小时的全方位数据安全运营保障和风险监控。(4)I-IoT:2017年9月份对外上线的刷脸支付产品,运用全球独创的人脸与眼纹识别双因子结合生物识别技术,实现金融级支付准确率,百万分之一错误率。2018 年支付宝还推出了刷脸支付的产品“蜻蜓”,同时支持扫码和扫脸。(5)C-计算技术:基于首个应用在金融核心业务的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分布式中间件SOFAStack等创新,开创了国产自主研发和世界级分布式计算的新格局。2020年5月,OceanBase以7.07亿 tpmC的在线事务处理性能再次登顶TPC-C榜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上榜的中国数据库。

公司所属行业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致力于推动包括金融服务业在内的全球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和数字化升级,携手合作伙伴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普惠、绿色、可持续的服务。


1. 数字技术与就业研究

就业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基础,在双循环、内循环的经济背景下,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提高就业匹配效率,充分挖掘就业市场潜力,支持方兴未艾的灵活就业市场和中小微就业,显得尤为重要。支付宝及其母公司蚂蚁集团通过数字商贸、数字金融等技术手段,有力扶持了稳就业、保就业、小微创业。以芝麻工作证为例,在短短的几个月业务发展过程中已经服务了千万级别灵活就业人群;以数字金融技术、“大山雀”卫星遥感技术为例,已经扶持千万级别小微商户、农业种植户就业发展。

该课题旨在通过严谨学术研究和详实行业研究,回答上述重大问题,并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该课题预期有以下研究产出:

1.产出高水平学术论文两至三篇;

2.产出前瞻性行业研究报告两至四篇;

3.体系化梳理技术发展沿革与前景,形成战略分析简报若干篇。

研究水平和市场前景:

所产出学术论文应达到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发表标准;行业研究报告和战略分析简报对业界发展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2. 数据治理研究

以数据为驱动的数字经济发展将成为“十四五”以及更长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此同时,关于数据利用、个人信息保护、算法规范、数据权属、数据开放分享、数据跨境流动等数据治理问题的多重挑战和多方博弈也愈加激烈。数据治理事实上涉及国内发展与国际竞争、产业发展与市场监管、业务创新与权益保护等多重目标,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创造性地去寻求最佳路径、最佳方案。

该课题旨在通过严谨学术研究和详实行业研究,回答上述重大问题,并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该课题预期有以下研究产出:

1.产出高水平学术论文两至三篇;

2.产出前瞻性行业研究报告两至四篇;

3.体系化梳理技术发展沿革与前景,形成战略分析简报若干篇。

研究水平和市场前景:

所产出学术论文应达到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发表标准;行业研究报告和战略分析简报对业界发展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3. 平台定位与治理

“互联网+”的时代,平台企业作为一种新生力量逐步参与到各行各业,服务于实体经济。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话题广受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关注,但关于平台企业在社会治理中承担责任的路径及意义方面的研究较少,有待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该课题旨在通过严谨学术研究和详实行业研究,回答上述重大问题,并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该课题预期有以下研究产出:

1.产出高水平学术论文两至三篇;

2.产出前瞻性行业研究报告两至四篇;

3.体系化梳理技术发展沿革与前景,形成战略分析简报若干篇。

研究水平和市场前景:

所产出学术论文应达到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发表标准;行业研究报告和战略分析简报对业界发展形成一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