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位介绍
上海纽约大学成立于2012年,是经教育部批准,在上海市及浦东新区政府大力支持下,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合作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中美合办研究型大学。创办十年来,学校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坚守“建成一所世界级、多元文化融合、文理工学科兼有的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构建国际化学习环境,引进世界一流高水平师资,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奉献卓越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学校系科和学科专业设置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围绕中国发展和上海城市创新所需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需求,重点发展包括神经科学、数字媒体技术、数学、金融学、数据科学、城市科学、人工智能、公共卫生与健康等在内的新兴学科专业和交叉学科。目前专任教师300余人,外籍占6成以上,来自欧美等30多个国家。基于12个国际化、高水平研究中心平台,先后聘任国际博士后研究人员158人。现有国家、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50余人,海外学术大师(诺奖获得者、外国院(会)士等)20余位。
2. 博士后科研环境
博士后研究项目的实施已得到合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海外合作单位牛津大学城市研究项目共同指导支持。
学校拥有丰富的设施资源:图书馆资源(与纽约大学共享的书籍、期刊、软件等),可以高效方便使用IEEE、Springerlink、Elsevier、SIAM、Wiley等全球知名出版社的电子资源;此外,学校已组建大规模计算机机群,该机群共拥有98个计算节点、其中包括15个CPU计算节点。学校将于2022年底搬迁到浦东前滩,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充足的办公空间。联合项目合作方(华东师大),目前共有10余名高级职务教师及多名研究助理,此外中科院傅伯杰院士、牛津大学麦克吉斯教授、纽约大学保罗罗姆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华东师大陈小勇院长等共同参与实验室及该博士后研究项目的学术研究指导。
3.博士后科研团队及博士后导师介绍
重点实验室共有28位来自多个学科的高级职称研究人员。队伍国际化水平高,大部分研究人员在国外名校获博士学位或者有海外研修经历。科研团队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创新思维踊跃。
博士生导师关成贺,现任上海纽约大学城市科学与政策研究员,上海纽约大学城市设计与城市科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创始人,纽约大学瓦格納公共政策学院全球网络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移民,政策与社会中心城市研究顾问;美国哈佛大学鲍尔森工程和应用科学院客座资深研究员。在学术界获得多项学术机构的奖项:美国城市土地学会城市设计规划奖;美国地理学会中国研究论文奖;美国规划学会凯伦·波兰斯基论文奖;上海浦江学者、东方学者等称号。
4. 博士后科研项目
(1) 数字城市转型框架下后疫情城市规划研究
(2)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研究
(3) 社会传感技术支撑下绿色和蓝色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研究
以城市全域数据为支撑,打造“物联、数联、智联”的城市一体化智能公共数据平台,围绕数据协同、技术协同、业务协同,汇聚政务服务、城市运行感知、市场与社会主体等多源异构数据,集城市体征对比、预警、诊断、分析、考核和预测等多种业务模块于一体,配合丰富的基础算法和场景模型,打造数字城市的数据应用多场景指标平台,为城市管理者进行决策支持和执行提供抓手。在此大项目研究上,开展了多项创新子课题项目研究,其中包括《长三角公共数据地平线计划》、《数字城市创新评价研发课题》、《数字城市下新基建产业数据应用平台课题研发》、《基于数字城市下的城市智慧停车研究》、《数智城市指标系统研究》。
联系人:关成贺(Chenghe Guan)
联系手机:15601673495
邮箱:chenghe.guan@nyu.edu
网站:https://urban.shanghai.nyu.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