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众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上海众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ZhongXin Biotechology Shanghai Co., LTD.)注册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落户上海市科技孵化中心园区,是以生物信息学软件开发、生物信息服务为主的由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投资的现代化生物信息高科技公司。公司着重以高通量测序、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形成辐射华东地区的高通量测序大数据上海中心。
  公司与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国家生物芯片工程研究中心和一大批生物医药技术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综合实力基础上,整合资源效率,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平台。
  优越的地理位置、大规模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一大批领头的国内外知名的生物信息学研究专家,使上海众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工程项目实施能力。

二、科研环境
  公司建立了生物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构建了技术支撑体系,以及国际、国内广泛的合作渠道。建立和不断完善了基因组功能注释、生物芯片数据分析、蛋白质组数据分析技术平台,还建立了人类疾病研究、小分子功能分析和作用靶标基因的高通量生物信息学筛选技术体系。
  公司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II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生物信息技术共享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公司进行了小分子药物生物作用机理的组合整合分析、基于多平台异质数据整合及靶基因特异性的siRNA 设计算法、基于系统生物医学的白血病治疗新靶标及有效药物作用机制、复杂疾病相关的异常调控的研究;构建了重构磷酸化介导的细胞内信号传递网络、孤独症的分子调控网络和预测模型、肝癌转移信号调控网络图谱、具有高频稳定响应和较强光电流的ChR2突变体的表达载体、癌症突变蛋白质生物网络;建设了生物信息技术共享、转化研究平台、肝癌样本相关数据库共享平台、乙型肝炎病毒生物信息数据库、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检测技术平台;研发了医学知识库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转化医学生物信息技术及产品、个人健康信息智能获取技术及系统、蛋白质功能网络与定量分析的关键技术、个人健康信息智能获取技术及系统等。
  公司拥有良好的网络通讯设施,最大100M的多条internet网络接入,具有较完备的防入侵、防病毒等网络安全设施。建立了新一代测序实验技术平台,可在高通量基因测序、基因表达数据产出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基因组、转录组、表观遗传组学实验技术支撑。

三、科研成果
  公司主要产品为高通量测序数据、微生物病原数据、肿瘤免疫细胞数据和健康随访数据4大特色数据平台。
  博士后作为科研团队的中坚力量,参与公司各项科研项目研究,如参与国家重大专项、973、863、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科技合作项目专项、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各项科研项目研究。博士后人员具体参与的项目类型有中医门诊信息报告系统研究项目、中医药转化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平台与应用项目、蛋白质芯片数据后期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建立项目、基于多平台异质数据整合及靶基因特异性的siRNA设计算法研究、生物信息技术共享、转化研究平台建设、国家生物信息学整编等。
  公司与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合作,2019年生物信息中心获得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论文19篇。已累计申请专利29项(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专利授权12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42项;累计发表科研论文4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75余篇,累计影响因子100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发表在顶级和领域著名国际期刊上,包括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Biotechnology、Science、PNAS、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Bioinformatics等。这些成果都离不开博士后人员在公司的贡献。

四、科研团队
  众信公司针对生物信息学的多学科、多技术系统集成的特点,充分发挥生物信息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以重要关键技术平台建设和生物医学信息学研究为主线,培育和不断发展生物信息学研究的优势团队。目前,公司博士后导师实行双聘制度,拥有博士后导师18名,其中公司聘用博士后导师三名。李亦学教授是留学归国专家,德国海德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和欧盟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生物物理博士后。丁国徽研究员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优秀奖),赛诺菲青年科学家奖等,已发表论文50 余篇,参与申请专利5 项,软件著作权11 项。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利用基因组学技术和信息学手段,探索个人基因组的各种规律,研究个人基因组和外界因素干扰之间的关系,同时开发个性化医疗 创新型应用产品。贾佳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归国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医药信息数据资源开发和整合技术的研究;网络药理学相关研究。近五年来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等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 余篇。公司同时外聘多名科研院所博士生导师作为公司博士后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为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微生物基因组学,数据库,知识库,临床医学信息系统,生物医学大数据技术、抗感染实验技术开发等。

五、博士后招聘信息
   岗位一:知识库组博士后
   1、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健康指数评估研究
   (1)已取得或即将取得免疫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学或相关交叉领域的博士学位;
   (2)具有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肿瘤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经验,牢固掌握微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实验技术。涉及胃肠道菌群与疾病治疗、胃肠道微生物及免疫调控、胃肠道免疫识别/胃肠道菌群紊乱对炎症、感染、肿瘤及肥胖的影响、胃肠道微生态、胃肠道菌群组学、免疫受体组学等相关研究背景者优先考虑;
   2、生物医学知识库图谱构建
   (1)具有博士学位;
   (2)曾经使用或开发或至少一种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软件;具有图数据库使用经验
   (3)获得计算机方向博士学位,具有知识库、数据库设计,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经验,有医学和生物学背景更佳。
   3、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与健康风险评估算法开发
   (1)医学、遗传学或医学统计等相关专业博士,有大型GWAS项目实施经验,熟悉GWAS位点统计分析方法;
   (2)精通统计学,熟练使用常用统计工具;
   (3)熟悉基因组学,熟悉基因组学常用公共数据库,熟练使用常用生物信息学工具;
   岗位二:生物信息组博士后
   1、生物信息学算法开发
   (1)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遗传学博士;
   (2)精通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相关算法,有相关算法文章\软件发表者优先;
   2、 数据科学家,大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算法开发
   (1)数理统计,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相关专业博士;
   (2)精通统计学、数据挖掘、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算法;
   (3)具备良好的数据科学编程基础,包括但不限于sql,python,hadoop以及相关算法工具;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朱淑倩 021-20283710 sqzhu@scbit.org
       应贝丽 13801736299 blying@scbi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