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
一、企业简介
  作为通用汽车全球研发体系的一部分,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2009年9月24日在上海正式成立,隶属于中国区总部。该研究院是通用汽车全球研发四大基地之一。目前,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主要研究创新领域包括先进材料、电池材料及制造工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以及先进新能源车驱动系统。
  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拥有一支由世界顶级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和实习研究员组成的研发团队,超过50%研究员拥有美国、欧洲、澳洲、日本和中国顶尖大学博士学位。在成立不到11年的时间里, 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先后申请国际专利超过250余项,在一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超过120篇。 所研究的成果在2016和2019两次获得了被誉为全球发明界奥斯卡的 “R&D 100”大奖。
  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的智能网联研发专注于车联网V2X的研发, 2016年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的领导下,携手清华大学和长安汽车,牵头成立了网联汽车(V2X)应用层标准制定工作组,并于2017年9月正式完成发布该项标准。
  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的电驱动系统研发致力于下一代高性能高效率电驱动系统开发,重点关注电控,电机和驱动单元的创新。该团队积极携手国内初创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电动车驱动系统的共同研究。

二、科研环境
  通用汽车中国区总部园区(包括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 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共由两栋实验大楼及其附属设施构成。其中AML(先进材料实验大楼)建筑面积4818平方米 ;ATC(前瞻技术科研中心大楼)建筑面积28202平方米 。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在AML和ATC楼内共建立了19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包括电池实验室;先进材料实验室;驱动系统实验室;先进制造实验室和智能网联网实验室等。

三、科研团队
  王建锋博士:从事汽车轻量化集成设计,高性能金属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研发10多年,有丰富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经验。目前拥有8项授权的美国专利及20多项待批准的国际专利申请。于2013年领导团队克服困扰了业界数十年的“镀锌钢板零间隙激光搭接焊接”问题,研发了相应的高功率激光焊接技术并成功应用于若干款通用汽车的产品。于2015领导通用团队解决了第3代汽车先进高强钢的若干关键应用技术,并率先在2016款的通用车型上实现了量产应用。迄今为止已经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上发表了22篇文章。目前受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客座研究员,并以企业导师的身份指导一名博士研究生。于2017年受聘担任科技部重大项目“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的研发和应用”专家组成员。
  胡斌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主要从事汽车轻量化和铝/镁合金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先后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累计发明专利10余项,多项专利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通用汽车全球平台车型。主持领导过多项通用汽车高性能铸件的创新和应用项目,2017年获全球镁协最佳铸件奖。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大学客座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已有超过10名硕士和2名博士毕业。中国铸造协会顾问委员会成员,北美压铸协会高级会员。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邓志强
   联系电话:28987602 13621790866
   邮箱:colin.deng@gm.com